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 文章来源:《攀枝花日报》发布时间:2021-03-07访问数:0
- 文字大小:TT
□ 宋 斌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根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党的领导,这也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和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和幸福所系,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主心骨。如果没有这个核心凝聚了十几亿人民的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会是一句空话。这意味着党的领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始终起到了指引方向的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我们党提出来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事关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人民需要和期待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没有党的有力领导,就会搁浅抛锚,甚至偏离正确的航向。自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社会的概念就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民憧憬现代化的期待。1987年党的十三大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通过本世纪头20年的努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标志着奋战全面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始终起到了凝聚党心民心的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回应和满足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执政诉求,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26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强调,我们所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决胜全面小康要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既有国民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公共设施建设经费投入等数据的增长展示,又有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明显变化。这些都必须通过党的领导实现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共同奋斗才能取得。正是在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一步步前进的过程中,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不断取得成绩的积累中夯实了基础。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始终起到了护航掌舵的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可以等到的,轻轻松松建不成全面小康社会,敲锣打鼓迎不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就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0月29日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为发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大胆实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系统地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思想,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中央在领导决胜全面小康的奋斗中,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肩负艰巨的使命,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23日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只要国际国内不发生大的波折,经过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应该可以如期实现。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必须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新时代风云激荡,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治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突出,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强化政治意识、增强政治定力、坚定政治立场,以科学理论为基本遵循,才能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战胜发展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总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力量,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出,为谁服务的问题是衡量一个政党性质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我们党自成立以来,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传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使命的时代要求。十九大报告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深刻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根于党的指导思想之中,蕴育于党的性质和宗旨之中,体现在党的执政实践之中。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从“全面建成”再到“决胜阶段”,反映了我们党一以贯之并逐步深化的执政方略和执政理念;动员全党启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军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的切实履行。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日—3月在江西调研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要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始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抓好教育、就业、民生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就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时所说:“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现在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亿万群众基本生活兜底;解决了世界最难的就业问题,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攻坚世界最复杂的扶贫难题,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在这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中国人民将书写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都绝不放弃救治,切实托住这个底,切实造福人民,根本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思想。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源头。“以人民为中心”是一种发展思想,也是一种执政理念,党的最大优势就是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源于人民实践的伟大创造,源于党的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被群众创造性贯彻和运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解决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人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党领导人民跟上时代步伐,根据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开展创新活动,使社会充满活力,不断向前迈进。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展依靠人民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集思广益、民主决策,让选举民主建立在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做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在商量中当家作主、在商量后行使权利,让民主的结果更有民意,更得民心。回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3月24日与波兰总统杜达通电话时表示:“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力量所在。
三、始终坚持发展新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动力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引领和指导发展实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一次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完善,都推动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支撑,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思想和行动指南,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原生动能。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的理论的最新成果,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一个国家和社会只有崇尚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有蓬勃活力。创新发展理念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体现了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深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劲动力。把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不仅可以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已有成果,而且能够推动国家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在更好基础、更高层次上,更有信心、更有决心、更有能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协调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平衡发展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本格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矛盾仍很突出。协调发展理念旨在补齐发展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是立足长远、谋划全局的战略考量,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拓展了永续空间。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瓶颈。绿色发展理念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倡导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传统发展价值向现代发展价值的转换,开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内外联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生机活力。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放发展理念直面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提供了行动指南,拓展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展道路,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关注社会公平正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铺垫社会基石。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少“短板”要补。共享发展理念内涵主要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与否,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崭新表述。
四、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动力
40多年前,改革开放与小康社会的建设的历史几乎同步起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持续的改革开放推动了小康社会建设不断地向前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正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快速增长,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以国家视野来看,改革从农村改革起步,不断拓展到城市改革、企业改革、市场改革、政府改革和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生态文明改革、党的改革等各个方面,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道道思想和体制障碍,奋力走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今天的中国已前所未有地与世界融合在一起,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新的重要的角色。以人民视野来看,40多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社会质的飞跃,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日益丰富,城乡居民收入的大提升,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以及精神文化生活上的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温饱问题的解决、餐桌上的变化,也不仅仅是跨入中等收入国家门槛、带来了巨大实惠,更重要的是人的自由度增大。正是有了自由以及不断跟进的制度化认可,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能释放出创造潜力,推动经济社会的飞跃式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就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2月31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已不仅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同时也已化成人们的精神力量和社会责任。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然成为中国最大的政治经济共识,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改革不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战,也是迈进中华民族复兴的持久战。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和世界,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重大调整,各国发展联动、机遇共享、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关系日益凸显;在国内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等等,在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科技、社会、文化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改革也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了“啃硬骨头、涉险滩”的阶段,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冲破思想观念束缚,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凝聚共识、汇聚能量,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拓展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
文章作者: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03-07]
-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03-03]
-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贯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核心思想[03-03]
-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党内法规建设[03-03]
- 新任科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 集中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