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 文章来源:《攀枝花日报》发布时间:2021-03-03访问数:0
- 文字大小:TT
□ 陈 荻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对政府职能转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这一新论述的提出,将市场“看不见的手”与政府“看得见的手”之间关系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从全球范围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看。在长达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在促进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市场失灵” 与“政府失灵”也或交替、或同时出现,或此消彼长、或相互渗透,不断演绎着一段段不和谐的变奏曲,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成为社会大众特别是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不断提及却又始终未能解决的永恒话题。从17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的破灭到1929-1933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市场失灵” 的弊端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二战之后“看得见的手”得到较普遍重视;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以及美国经济中出现的“滞涨”现象,让人们开始反思“政府失灵”的问题。为此,美国和英国政府竭力推行新自由主义,强调削弱政府权力,废除政府对经济,尤其是金融资本和财团的种种限制性规定,同时大规模为企业减税。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策略是“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短时间内为推动英美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为资本扩张埋下了隐患,导致社会资源过度向金融领域集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投资比例被打破,导致国内经济结构失调,最后发展成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金融风暴给西方世界造成了巨大损失,极大打击了人们对自由市场能够提高生活品质的信心。当代西方经济的两大思潮,即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和经济自由主义思潮轮番粉墨登场,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问题上,纷争不断,效果不一。据报道,美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刷新全球纪录,有美国预防医学专家认为,缺乏国家层面疫情应对计划和统一行动,是导致美国疫情几近失控的主要原因。可见,有为政府的缺位,是美国疫情难以控制、复工复产困难重重的根源之一。社会主义中国则成功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这一中国道路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发展中国家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第三条道路”。市场经济历经几百年的探索与发展,今天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视角,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都不应该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协同,共同推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我国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不断在实践中破解市场与政府关系这道世界性经济学难题。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自此之后,我们一直根据实践拓展寻找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新的科学定位。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经过近30年实践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 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始终立足本国实际,围绕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大胆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微观层面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宏观层面中国经济韧性十足、持续稳健增长,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近年来,党中央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陆续谋划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如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粵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努力重塑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彰显了党中央依据先进理论、区域发展规律、时代特征、人民诉求的主动作为。今年以来,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中国政府的高光时刻,将永垂青史。中国道路的成功可以说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成功,也是通过顶层设计预设制度变迁的成功。在稳定而灵活的顶层设计的保障下,中国政府才能够成为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的权威力量,市场机制也才能快速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两大绝对参与者,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市场的能力,在稳定经济大局和平衡经济结构方面发挥政府的能力,二者各尽所长、相互补位,实现双向协同和功能互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也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应有之义。
与此同时,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竞争还不够充分、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影响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成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短板。补足短板、建立完善“有效市场”,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克服现实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政府缺位、越位、不到位的问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推动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更好结合,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在宏观层面,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突破作用和国内大市场的需求引领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尤其在科技创新、产权保护、要素市场化配置、空间治理、法治体系建设等具有重要牵引作用的领域,要在顶层设计上更加系统完备,实现更高水平的市场供需均衡,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在微观层面,要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大力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完善市场规则准则,保证市场有序规范健康运行,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开放环境和创新生态,提高资源配置整体效率,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府层面,要以深化改革促廉洁高效,积极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创新组织管理、公共资源配置、产业协作、利益联结、监督考核评价等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共享发展资源。
有效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形式,有为政府能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有效性。“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力促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这两种力量在动态、有机的协同共生下发挥作用,最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文章作者: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新征程[03-07]
- 从十九届五中全会看党在国家治理中的能力素质[03-07]
- 三维视角中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03-07]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03-07]
-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