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指针(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发布时间:2021-11-08访问数:0
- 文字大小:TT
余新华
2021年11月08日08: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内容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视野宏大、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指针和基本遵循。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对重大历史问题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发展,更好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把握历史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贯通学史、治史、用史的方方面面,涵盖党史国史、中华民族史、世界史各个领域,体现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和历史科学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视野宏大、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指针和基本遵循。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更好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了深厚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创新发展,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守正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就要在新时代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
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一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同中国史学实际不断结合的历史。从五四时期唯物史观的初步传播、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五朵金花”讨论,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史、环境史、文化史、医疗史、妇女史等新兴学科的兴起,几代历史研究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分析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建立和发展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中国化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对此我们要认真予以总结。一方面,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程和学术谱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研究的丰硕成果,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中国历史、中国道路等的重要论述,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及相关观点,如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近代化道路等,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为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创新发展开辟新视野。
加强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当代社会历史实践的关系研究。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今社会的内部结构更加复杂,不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而且各领域内部的结构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重组。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挑战着既有的认知框架和实践逻辑,新经济的强劲发展、国际战略格局的重大变化等也使当今时代与过去相比呈现许多不同特征。这样的社会现实要求史学研究与时代同步伐,为时代问题提供解答。因此,我们要丰富研究视角、研究范式和理论范式,也要有效提升解释力,从纷繁复杂的变革过程中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为史学研究拓展新的研究路径,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
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对重大历史问题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守正创新,要求历史研究工作者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找准前进方向和研究着力点,特别是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研究。
进一步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100年来,经过几代考古学人筚路蓝缕的探索,中华大地上百万年的人类史已经得到证实,5000多年文明史的脉络更加清晰,但其中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和空白有待我们去发现、研究和填补。比如,如何理解中华文明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维系中华文明不间断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如何把握传说和文献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坚持“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做好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比较研究,进而更好地阐释中华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和风格特点,更好展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上,中华民族孕育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德法思想、仁政思想等为代表的思想智慧,以中央集权制、郡县制、科举制、监察制等为代表的国家治理制度等。新时代中国史学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对中国古代思想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制度史展开深入研究,揭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厚的历史滋养和智力支持。
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术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新时代中国史学要自觉肩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使命,阐释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创造灿烂文化、培育伟大精神的历史过程,揭示各民族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以及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历史必然,梳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逻辑,探索中华民族非凡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深厚源泉。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历史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大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新时代中国史学需要在探索历史上中国对外交往的思想理念、制度建构和实践活动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阐扬“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海纳百川”“讲信修睦”“天下为公”等价值理念的当代价值,深入挖掘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内涵,清晰描绘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轨迹,深刻揭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
推动学科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我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要求我们打破学术壁垒、推动学科融合发展。这是新时代中国史学守正创新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中国史学要探索的问题,许多都是人类历史和当今时代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阐述这些问题,单靠传统的史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是难以奏效的,需要更加广阔的研究视野、更加多样的研究手段、更加系统的研究方法、更加多元的史料支撑、更多学科的协作协同。当今时代,学科之间融合、渗透和相互依存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加强。新时代中国史学要正视这种趋势,赶上学术发展潮流,冲破学科藩篱,主动与相关学科展开互动和交融,善于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有益成果,对人类历史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分析和观察,得出更加客观、全面、可信和更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
要继续推动历史学内部各学科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比如,促进中国史与世界史、考古学与文献学的有机融合;推动历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不断拓展思想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范围;推动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发展,加快医疗史、环境史、科技史等学科融合。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深度融入当今世界发展,新时代中国史学应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不断开辟史学研究的新视野、新思路。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充分认识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守正创新。
(作者为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8日 13 版)
文章作者:
- 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指针(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1-08]
- 体验式培训(拓展训练)[11-03]
-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11-03]
- 2021年市县(区)统筹乡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年轻干部铸魂工程”培训班开班[11-02]
- 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写在“两个一百...[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