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
- 文章来源:攀枝花日报发布时间:2022-04-04访问数:0
- 文字大小:TT
□李 常
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关系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不断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创新理论,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基调和主旋律,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成果,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工作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民族工作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观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创新推进了民族的团结进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集体民族认同,核心内容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质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感和归属感,包括对国家制度、社会建设、文化理念、文化习俗等的认同,它既是一种心理认同,也是一种情感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历史命运共同体意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费孝通先生曾说: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国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成为维系中华各族儿女的紧密纽带,无论是在救亡图存时期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敌入侵,还是在改革开放年代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不懈奋斗,正是各族人民将民族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形成了历史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共同历史渊源、现实利益以及共同未来愿景的基础上,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担责任与义务,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二是政治共同体意识。政治共同体意识即强化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保障国家的统一是每一位中华民族成员共同的心愿,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开展,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政治共同体意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社会根基,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政治保障。三是经济共同体意识。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经济生活上相互依存,共同促进了经济发展,各民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形成了血肉相连的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意识。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将各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地联结起来,将各民族的繁荣发展置于整个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大局中,聚全民族之力让各民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共同为实现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努力奋斗。四是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由各民族所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发展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在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过程中集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大成。因而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尊重多元、包容差异、增加共性、巩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文化共同体,核心是共建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目标是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五是民族和谐共同体意识。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情感上相互亲近,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民族关系,也形成了守望相助、团结友爱的民族共识,各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大家庭的成员,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是56个民族的有机统一体。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尊重民族差异性、包容多样性,实现和谐的民族关系,凝聚各族人民团结之心,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
第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根本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中,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个方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中华民族、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民族政策说清楚、讲明白,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实文化基因。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族儿女世代共同创造和积累出来的,已经融入了各族人民的血脉之中,将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共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坚持在文化传习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学校教育,融入社区建设,集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第三,加强民族教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智力支撑。民族地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关键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培养一批愿意扎根民族地区、热爱民族工作的高素质人才。要不断改善教育条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提升教育水平;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使之成为促进各民族之间民心互通、文化互融的桥梁,进一步拓展各民族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各民族共建美好生活家园。
文章作者:李 常